書摘ー《Sustainable Preservation Practices》ー part 3
實行永續性保存措施 ー part 3 IPI(Image Permanence Institute,影像永久保存研究中心)是在影像與文化資產保存上進行研究的領導者,在2010年代初期,隨著環保節能議題的成長,他們也依據其研究,出版了這份指南。目的在於讓有儲存藏品需求的機構在面臨藏品保存環境維持,與節省高耗能環境控制成本間,得以取得平衡。 這本書主要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 著重於管理儲存區域時,需要了解的環境,環境對材料劣化的影響,以及影響儲存環境的主要因素。這部分屬於入門知識。 第二部分 介紹準確記錄儲存環境所需的工作,以及如何有效地分析風險,並提高保存品質。 第三部分著重環境管理行為,並強調節能和達成永續經營的機會。 第四部分則是以考書目與其他資訊。 這篇文章會著重於第三部分。這段主要討論在機構中建立和維護有效的環境管理過程中,為了建立最佳和永續保存環境時,環境管理團隊的具體職責和行為。目的在於以盡可能少的能源消耗下,達到對藏品的最佳保存環境,並讓該環境可以長期維持永續性。 建立環境管理團隊 IPI 建議,當一個組織要建立 長期管理保存環境時,須具備下列關鍵功能: 能為各種儲存位置和藏品類型決定最佳環境的能力。 產生和維持判斷每個區域,一年中,所有季節的最佳(最佳可達成的)氣候的文件(這是基於團隊對適當數據的審查以及基於實際數據的協商)。 能在存放大量藏品的每個區域中,隨時間演進,測量實際儲存氣候的能力(這需要數據記錄器和數據管理系統)。 具有定期下載可靠的儲存氣候數據,將實際情況與可達成的最佳狀態進行比較以及檢測和報告不如最佳氣候(有害或浪費效能)的能力。 能夠診斷和修正氣候條件不如最佳條件的原因,並採取措施減少故障再次發生的可能性。 這些工作會需要環境管理團隊來負責主導。由於, 環境和設施的決策會影響包括人類舒適度,藏品健康,預算等面向,因此需要是一個跨領域的團隊。 IPI 的經驗傾向由藏品照護方領導的團隊通常會發揮最佳作用。而設施代表會需要有足夠的權限來執行團隊決策。這樣的團會會需要 應定期召集會議,以審查 資料 和比較,判斷表現不佳的空間,判斷季節性設定以及審查並調整所有 影響儲存氣候的因素和故障(天氣,HVAC設備,控制系統,人員的行為等) 等。因為,在實際...